“华为杯”首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圆满闭幕

2018-08-14 10:40:58 917

创芯选星,为芯而战,“华为杯”首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圆满闭幕(源自:赵元闯 芯思想)

图片关键词


2018810-12日,“华为杯”首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在美丽的鹭岛举行。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主办,作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十大赛事之一,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今年是第一次举办。

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由旨在服务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战略,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集成电路领域优秀人才的培养。创“芯”大赛作为研究生展示集成电路设计能力的舞台,进行良好的创新实践训练的平台,为参赛学生提供了知识交流和实践探索的宝贵机会。大赛期间将举办集成电路高峰论坛,并设置企业布展、招聘会等环节,为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

 

据创“芯”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作委员盖伟新介绍,本次创“芯”大赛决赛队伍来自全国48所高校的148支队伍,约600个研究生参加比赛。经过现场设计、答辩、竞演三个环节的角逐,最终评选出特等奖三名(不多于3名),一等名10名(不超过13名),二等奖27名。

 

2018810日 决赛第一次评审会议

 

810日下午,创“芯”大赛决赛第一次评审会议在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召开,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盖伟新教授在会上详细解读了本次竞赛的决赛规则。

 

盖伟新教授表示,决赛为现场赛,采用现场设计、分组答辩、公开竞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现场设计是811日,共计6小时;分组答辩的时间是812日上午;公开竞演的时间是812日下午。

 

与会委员对相关评审事项进行了认真交流。

 

2018811日 现场设计

 

现场设计由基础知识题、设计题、编程能力测试题三部分组成,总分100分。

 

基础题:分值30分。题型包含选择题和填空题,各参赛队队员独立答题,取其队的各个队员得分的平均分作为参赛队的基础题成绩。

 

编程题:分值30分。今年的大赛中,队员要完成两道编程题。考查研究生正确地将自然语言描述编写成机器语言的编译和测试的能力,包括CodingDebugSimulationTest bench等内容,参赛队集体完成编程并形成设计报告,报告中包含但不限于比赛的设计思路、关键程序、结果数据和图表。

 

设计题:分值40分。设计题共4道,包含数字、射频、模拟、数模混合四种类型题目,参赛队可任选其一。参赛队伍完成程序设计并形成设计报告,报告中包含但不限于比赛的设计思路、关键程序、数据和图表。

 

上机考试答题时间总计360分钟,其中基础题答题时间30分钟,编程题和设计题合计330分钟。由评委老师给出每支参赛队伍的上机分数。从8点到14点,连续6小时的作战,对学生的耐力和体力是个巨大的挑战。

 

2018811日下午 现场环节评卷

 

81114点,评审委员会组织评审老师到位。评审结束后,笔者第一时间和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教授盖伟新以及各评审组老师进行了沟通,了解各位评审老师对学生答题情况的整体评判。

 

基础题组:此次基础题目既考查了同学们对于电路设计基本知识的理解,又考查了大家对于当前半导体领域前沿技术的理解,答题成绩也较好反映了同学们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射频设计组:此次选择射频设计题目的队伍有16支,从阅卷情况来看,除少数队伍表现优秀,大多队员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还有欠缺。以第3小问“如何提升以LC谐振腔为负载的放大器的增益3dB带宽”为例,正确答案是“降低Q值”,而更多的学生答“提高Q值”,还有超过一半的学生不知所云。同时很多学生对低噪放设计中的噪声匹配理解不足,知道如何设计出低噪放,但是不理解低噪放的工作和设计原理,因此很难对电路进行优化。可喜的是学生对EDA工具的使用有了大幅提高,能熟练使用大赛提供的EDA工具。

 

数模混合设计组:数模混合题目对于没有工程经验的学生来讲是比较困难的,而且今年的题目较去年增加了难度。评审组老师认为,此次参赛的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经验超过了预期,说明我们的大学在芯片人才培养上更偏工程化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虽然选择数模混合设计题目的队伍偏少,但今年学生对工具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数字设计组:这次大赛涌现出了好几支基础扎实的数字电路设计团队,在有限的时间里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优秀的数字电路。同时,也浮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设计往高级语言发展后,部分设计者对每段代码所对应的基本电路不熟,导致设计占据资源巨大。

 

其次,不少团队不能认真审题,理解题目,这对以后迎接工作中的设计挑战会有些问题。希望同学们练好基本功,向优秀团队学习。

 

模拟设计组:这次比赛选择模拟电路试题的选手比较多,有75只队伍。不同的队伍间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有非常优秀的队伍能够把握模拟电路设计的众多细节和设计折中。有的队伍虽然也能够实现大赛题目给出的技术指标,但是在晶体管尺寸设计,面积与功耗的折中方面考虑还有待提高。总体来说,同学们的模拟设计基础还是在稳步提高的。随着以后国内高校的流片机会越来越多,相信一届会比一届更好。

 

编程组:评审组老师认为,现今IC设计,更多的需要软硬件的协同设计与优化。尤其硬件工程师,应该加深对上层算法和软件的理解。本届大赛编程题虽比较基础,但不乏有多支理解非常深刻的队伍,同时也具备很好的工程实践能力。这让我们看到了芯之火可以燎原的可能。

 

整体评价:今年的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相比去年的集成电路专业赛不仅在参赛规模上有了增长,而且本届参赛队员在基础能力、设计水平和经验上也都有了明显提升,希望每一位“芯”怀天下的学子都可以通过创芯大赛走向芯片行业舞台的中心。但是希望参赛队员在比赛中要沉着,要认真审题,要吃透出题老师的用意。

 

现场设计环节综合成绩排名前40名的参赛队伍名单。

 

2018812日上午 答辩

 

现场设计环节综合成绩前40名的队伍参加答辩环节。答辩内容为参赛作品的现场演讲,并回答评委的提问。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教授盖伟新表示,为避免利益冲突,有该校老师所在的答辩评审组不能有该校的参赛队伍。评审组的分组按照设计题分类的原则,选同一类别设计题的队分在同一答辩组。

 

根据现场设计环节综合成绩排名前40名队伍的情况,今年共分四个答辩组。每组评委由五位高校老师和一名企业代表组成。主要评审参赛作品的选题创意度、技术创新性和实用价值,以及参赛队的整体素质和团体协作能力。每支参赛队伍可按答辩初赛提交作品准备答辩PPT

 

参赛队答辩时间为11分钟,其中演讲时间为6分钟,质询答疑5分钟。

 

晋级规则:将现场设计成绩与答辩成绩按照7:3的比例进行加权,得到每个参赛队的最终成绩,选取前13个队伍参加竞演环节。

 

2018812日下午 公开竞演

 

答辩成绩排名前13支队伍根据抽签顺序进行公开竞演,每支队伍有6分钟的演讲时间,质询答疑2分钟,由大赛评委(权重8)和现场观众(权重2)打分,按照8:2的权重算出13支参赛队伍的得分,从而确认最终名次。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教授盖伟新告诉笔者,特等奖名额最多不超过三名,如果在答辩环节没有特别之处,也可以不评特等奖。

 

公开竞演结束后,根据大赛九名评委的评分和全场师生的投票情况,按照8(评委的评分):2(现场得票数)的权重算出13支参赛队伍的得分,从而确认最终名次。特等奖3名分别是:创芯303(华东师范大学,指导老师:张润曦)、Berserker(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指导老师:朱樟明)、Power_804(电子科技大学,指导老师:李泽宏)。

 

2018812日下午 颁奖

 

图片关键词


2018812日,“华为杯”首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颁奖典礼在2017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主会场的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国宴厅隆重举行。

 

出席颁奖典礼的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建华、清华大学教授周祖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助理赵瑜、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周玉梅、清华海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樑、厦门理工学院校长朱文章等。

 

图片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建华为大赛特等奖获者颁发了证书。

 

为了表彰指导老师的辛勤付出,组委会还为金晶、鲁文商、马瑞、李泽宏、韩雁、张润曦、刘马良、贺光辉、范益波、王琴、曹运合、朱樟明颁发了“优秀指导教师奖”。


全球第一大芯片设计自动化EDA软件供应商、全球第一大芯片接口IP供应商、软件质量和安全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新思科技中国区副总裁沈莉在颁奖现场宣布:新思科技出资为大赛获奖的30名学子提供赴美游交流的机会,让中国青年学子们走向世界舞台。


图片关键词


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中国内地技术最全面、配套最完善、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中芯国际将为大赛获奖队伍提供MPW流片机会。

 

本次大赛为参赛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集成电路设计能力的舞台,进行了良好的创新实践训练,大赛还设置了企业布展、招聘会、高峰论坛等环节,为参赛学生提供了知识交流和实践探索的宝贵机会。